【飲食養生】雨水過後需防倒春寒!中醫提醒調養脾胃的重要性!

0
飲食養生
分享此 Jetso 儲分賺現金券 !

 

【張凱傑中醫師】雨水是每年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,今年落在2月19日。雨水有兩層意思,一是指天氣回暖,雨量漸漸增多,在萬物萌芽的春季,正需要雨水的時候,雨就下起來了。

 

如杜甫詩云:「好雨知時節,當春乃發生。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。」,二是指降水形式上,霜雪減少,雨水增多。

 

隨著雨水節氣到來,要提醒大家防治「倒春寒」

,在這個時節,由於春天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,天氣變化多端,晝夜溫差較大,加上降雨常常伴隨氣溫的驟降,老年人及小孩容易受影響,所以要提醒大家,要注意保暖,可以洋蔥式穿衣,不要過早減少衣物。

 

雨水節氣中,氣候較陰冷,養生方面要注意「調養脾胃」的重要性。

因為中醫認為,脾胃為「後天之本」、「氣血生化之源」,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。

 

唐代養生大家孫思邈在《千金方》說到:「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養脾氣」,春季飲食宜少吃酸味,多吃甜味食材,可以選擇可選擇百合、豌豆苗、茼蒿、春筍、山藥、蓮藕、芋頭、蘿蔔、荸薺、甘蔗、韭菜、香椿等,飲食可以多食熱粥調養脾胃,減少攝取油膩之物。

 

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,萬物始生的特點,著眼於一個「生」字。按自然界屬性,春屬木,與肝相應。俗話説:「春困秋乏」,特別是春日工作時間長了,容易感覺疲倦,這時可以多伸伸懶腰,頓覺神清氣爽,也符合春天屬木的「向上生長、向外發散枝葉」的特性。伸懶腰可活絡心、肺,增加身體各個組織的氧氣供給,是最簡便的養生鍛鍊法

 

伸懶腰的方式簡單易行,晨起、久臥、繁重的勞動之餘、辦公的間隙等都適合,不僅消除了疲勞,還可塑身,效果良好。

 

伸懶腰時身體盡量舒展,四肢伸直用力,才能鍛鍊全身肌肉。伸展時,慢慢吸氣吸飽;放鬆時,全身肌肉盡量鬆弛,盡量呼氣呼乾淨,這樣鍛煉的效果會更好,對老年人來講,經常做這一動作,可增加肌肉、韌帶的彈性,延緩衰老。

除了伸展身體外,也可以透過按壓穴道,解除疲倦,避免肌肉過勞。平常保健可以取頭頂的百會穴或後腦勺的風池穴。

 

「百會」穴是人體位置最高的穴道,可以透過按摩來提振陽氣,刺激頭部氣血循環,也能舒緩情緒,幫助睡眠。膽經的「風池」穴可以治療低頭過度引起的肩頸肌肉酸痛,緩解感冒的不適。

 

<百會穴>

取穴方式:將兩耳尖高點向上連成一線,與鼻頭向上延伸的交會處,就是百會穴。

 

按摩方法:以拇指指腹輕按,按壓5秒後停一秒為1次,連續按壓7次。

 

功效:安神、醒腦、開竅

 

 

<風池穴>

取穴方式:枕外隆突下方,後髮際線向上1寸。

 

按摩方法:以拇指指腹輕按,按壓5秒後停一秒為1次,持續1分鐘。

 

功效:舒緩疲勞,通關開竅

 

 


想知道更多最新著數/ 突發消息?? 快啲登記&加入香港著數網會員啦 !!

香港著數網 FaceBook Page

香港著數網 MeWe Page

有著數梗係要 Tag Friend la !